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县情概况
开发利用,经济发展缓慢,1986年农民人均吃粮仅18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6元,贫困人口11.8万人,教育、卫生、文化十分落后。后来,全县7乡1镇有4个乡被省定为扶贫攻坚乡,3个乡被州定为贫困乡,并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592个贫困县之一。
1986年以来,中共屏边县委、县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打基础、兴科教、调结构、建支柱、增效益”的方针,坚持项目与资源结合,开发与开放结合,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结合,变“等靠要”为“干引争”,抓住三个区域(昆河公路沿线经济区、热带作物种植区、扶贫攻坚区),突出四个重点 (农业、林业、工业、旅游业),推进两个转变(林业由单一用材林向经济林转变,由单一型低价值林种向多样型高价值林种转变),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从实际出发,以解决温饱为中心,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为重点,实施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在此基础上,2000年县委九届四次全会进一步理清并认真落实“12345”经济发展思路,即抓住一个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发挥两大优势(资源和区位优势),实现三大目标(绿色经济强县、民族文化兴县、个开蒙城市群的“后花园”),突出四个重点(农业、林业、工业、旅游业),实施五大战略(开放带动战略、科教兴县战略、扶贫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城镇化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切实加快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步伐。全县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农村经济健康发展。2001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329万元,比上年增长9.5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5%,第二产业增长13.31%,第三产业增长14.95%;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1609.3万元,比上年增长14.94%;完成乡镇企业总收入25941万元,比上年增长48.73%;完成财政收入1916万元,比上年增长19.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12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0624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86元,比上年增长11.30%;实现人均有粮351公斤,比上年增长1.15%。全县小水电发电量达2.7亿千瓦时,占红河州小水电发电量的1/3强,移动电话在全州率先实现乡乡通,村委会通路率达98.7%,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屏边苗族自治县-社会事业
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县有完中2所,初中6所,小学108所,教学点37个(含一师一校31个),校舍面积133356平方米,2001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20%,小学升学率74.65%,巩固率97.1%,初中升学率52.44%,高考升学率39.1%,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已经国家教育部认可。全县有卫生机构15个,村级卫生室76所,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经省级评审,各项指标达基本合格,农村初级卫生机构网络基本形成。精心组织广播电视“村村通”及“211”升级改造工程,全年完成“211”工程28座,数字升级改造58座,完成了广播电视光纤网屏边区域的建设工程和城区主干网的升级改造,全县7乡1镇均开通有线电视,广播、电视覆盖率为82.6%、84.9%。群众文化生活得到改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基本达标,“三结合”工作稳步推进。
屏边苗族自治县-经济发展
屏边县经济社会发展虽然迈出较快的步伐, 但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很低,经济结构不合理,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基础设施滞后仍然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根本因素。
屏边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省第七次党代会和州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抓住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昆河经济带建设三大机遇,发挥区位、资源两大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四大结构,实施全方位开放、科教兴县、扶贫开发、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推进城镇化、市场化、生态化、农业产业化、知识化和信息化六个进程,着力培植生物药业、电矿、旅游、畜牧、经济林果五大产业,实现绿色经济强县、民族文化兴县、个开蒙城市群的“后花园”三大目标,努力实现屏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屏边苗族自治县-建制沿革
屏边很早就属于古部族居住的区域,境内出土的铜锄、铜斧、铜矛等文物,鉴定为战国时代的青铜器。汉为进乘县地,唐、宋时期隶属秀山郡,元明时代为临安府所辖,清代由临安府分设开化府,隶属开化府。民国2年(1913年)5月划为文山县的外南区、外西区的一部分,成立靖边行政区,隶属蒙自开广道辖,民国22年(1933年)取屏山的“屏”字和靖边的“边”字定县名为屏边县,隶属云南省第五专员公署辖。 1949年7月成立中国共产党屏边县委员会;1950年1月9日成立屏边县人民政府;1950年1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屏边全县,从此各族人民获得新生;1963年7月1日建立了屏边苗族自治县,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全县辖6乡1镇,76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94个自然村,895个村民小组。
屏边苗族自治县-旅游资源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中低山山地,面积43993公顷,属边缘热带湿润区,保护区类型为科学保护区兼自然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自然景观及其珍稀动植物种。主要观赏景观和物种:(1)火山、断崖奇观,边寨民族风光,名胜古迹;(2)植物有桫椤、长蕊木兰、云南穗花杉、原始莲座蕨、伯乐树、柄翅果、篦子三尖杉、藤枣、岘木、伞花木、福建柏、水松、云南石梓、毛坡垒、鹅掌楸、紫荆木、木瓜红、马尾树、见血封喉、锯叶竹节树、云南苏铁、合果木、长叶竹柏、鸡毛松、锥头麻、苣若薯、任木、绒毛番龙眼、隐翼、千果榄仁等;(3)动物有黑长臂猿、蜂猴、巨蜥、豚尾猴、小蜂猴、灰叶猴、黑冠长臂猿、云豹、灰孔雀雉、绿孔雀、猕猴、